無水氯化鈣的生產原理是什么
無水氯化鈣是氯化鈣產品中含量為94%的產品,主要包括多刺球形氯化鈣和粉狀氯化鈣。它是一種白色或灰白色固體(顆粒狀、塊狀或粉末),味道稍苦,無嗅,易溶于水,溶于水時釋放大量熱量。它具有很強的吸濕性,在空氣中容易潮解,因此應以密閉方式儲存。氯化鈣可用作干燥劑、脫水劑、制冷劑、航空和汽車內燃機防凍劑、凝固防凍劑、織物阻燃劑、食品防腐劑等。
生產原理:
生產原理可通過石灰石和鹽酸反應制備。操作過程如下:
1.二水合氯化鈣(CaCl2?2H2O)的制備:
將鹽酸(31%)和石灰石粉按2:1的比例放入反應罐中,攪拌反應生成酸性氯化鈣溶液,轉移至澄清罐。加入石灰乳,調整溶液pH值至8.9-9。此時,氫氧化鐵和氫氧化鎂沉淀。澄清、過濾后,濾液轉移至蒸發皿中,加熱至172-174℃蒸發,結晶、分離并在200-240℃干燥,得到二水氯化鈣。
2.無水氯化鈣的制備:將二水氯化鈣加熱至260-300℃,干燥脫水,即變成白色。
3.粒狀氯化鈣的流態化生產工藝以液態氯化鈣為原料,在沸騰干燥造粒塔中生產。沸騰造粒塔的沸騰段為倒錐形圓筒,下部為配風孔板,孔板上方為沸騰層。首先,在配風孔板上預先添加粒狀氯化鈣晶種,并在孔板下方鼓泡高溫熱空氣,使其流態化。同時,液態氯化鈣通過噴嘴用壓縮空氣霧化并注入沸騰層。當液滴與高溫熱空氣和沸騰層中的晶種快速接觸時,發生強烈的熱交換,不斷粘附在晶種表面的液滴迅速脫水和干燥。在這種作用下,晶種將逐漸生長,形成球形粒狀氯化鈣。孔板中心有一個下部進料管。粒狀氯化鈣通過下部進料管排出塔外。本發明實現了大規模工業化生產,得到的氯化鈣顆粒球化良好。顆粒氯化鈣流態化生產工藝的特點是以液態氯化鈣為原料,霧化液態氯化鈣與溫度為380-420℃的高溫熱氣形成混合流態化狀態,在顆粒氯化鈣晶種的作用下得到粒狀無水氯化鈣。